來源:《煤炭學報》2017年第2期
我國東部礦區煤炭資源逐漸枯竭,開發重心已向晉陜蒙寧甘等西部地區轉移。由于西部特有的自然地理、地質結構和生態環境,在大規模、高強度煤炭開采中存在采區大范圍頂板切落和突水潰沙等重大地質災害與水土流失等環境損傷問題;因此研究形成防治重大地質災害和環境損傷的采煤理論與方法,對于實現我國西部煤炭安全高效開采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保證我國能源的長期穩定供給具有重要意義。本期前31篇論文是從國家973 計劃“西部煤炭高強度開采下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環境保護基礎研究”(項目編號:2013CB227900)項目研究進展中優選出的部分代表性論文,研究內容涉及西部侏羅-白堊系富煤區域地層結構和水沙動力學特征、采動巖體運動與水沙兩相滲流的穩定性、高強度開采下重大地質災害和環境損傷的形成機理及其預測與評價方法、防治重大地質災害和環境損傷的采煤理論與方法等。希望本期“西部煤炭高強度開采下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環境保護基礎研究”專題學術論文能夠為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參考與幫助。
地質
類別141個
關鍵詞118位
專家31篇
論文39850IP
點擊量14903次
下載量
作者(Author):
許延春, 杜明澤, 李江華, 曹旭初
作者(Author):
郁邦永, 陳占清, 馮梅梅, 吳疆宇, 丁其樂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