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識別是實現智能化綜放開采和智能分選的關鍵技術,得到了學者和科研機構的廣泛關注和研究。為交流共享經驗,進一步提升煤矸識別效果,《工礦自動化》編輯部整理了近年來刊發的部分優秀論文,以期促進交流,推動煤礦智能化技術進步。
煤炭資源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對煤礦地質保障系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煤礦采區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是煤礦地質保障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在超前查明采區地質條件、保障安全高效開采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小斷層、陷落柱以及巖性勘探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技術、信息技術、儀器制造等多學科的融合發展,高密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日趨成熟。以“兩寬一高”為特色的高密度三維地震在石油天然氣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年來正在煤炭系統進行推廣應用?!睹禾锏刭|與勘探》編輯部現整理出煤礦采區高密度三維地震采集、處理、解釋與應用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
遙感技術具有覆蓋范圍廣、數據量大、重訪周期短、精度高、成本低等優勢,在煤礦區資源勘查、地質災害調查、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應用越來越廣泛,能準確反映礦區真實情況,應用效果顯著。隨著技術發展,遙感數據向高分辨率、多時相發展,無人機遙感也成為行業新方向。編輯部現整理出近年刊發的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
專題來自于《能源與環?!?023年03期,共12篇研究成果。
煤系共伴生礦產資源是戰略性金屬礦產供給保障的重要補充,主體為稀有元素、稀散元素、稀土元素(“三稀”金屬)和稀貴金屬元素,目前其分布規律、富集機理及資源評價已取得了諸多代表性研究成果,促進了煤系礦產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并對尋找新的戰略性金屬礦產極具參考價值。同時,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賦存特征及遷移轉化規律研究,也是開展煤炭清潔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理論基礎?,F將以往相關研究成果匯集整理,以虛擬專題形式集中分享,以促進煤系礦產資源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交流,加快成果轉化。
《煤田地質與勘探》編輯部基于中國知網(cnki)被引頻次和被下載的數據,結合期刊網站文章下載量,于2021年12月31日遴選出20篇“《煤田地質與勘探》2021年度高影響力論文”。
【“地球物理模型試驗”專題編者按】地球物理模型試驗是地球物理勘探基礎理論和方法技術研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野外工作設計及實測資料解釋的依據,故在國內外廣受重視。然而,地球物理模型試驗又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在物理模型材料選擇、模型構建及模擬數據采集等多方面均有較大的難度,需要廣泛交流與合作。為了促進地球物理模型試驗的學術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發起了地球物理模型試驗專題的出版,由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石顯新研究員擔任專題主編。
本專題共選登論文5篇,涵蓋大型雙三軸氣浮定位多道三維地震物理模擬系統,含煤地層三維地震物理模型材料選擇、模型構建、模擬數據采集技術,以及圓錐型場源瞬變電磁法試驗研究等方面,展現了我國煤炭行業地球物理模型試驗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專題報道,以期引起更多關注和重視,加速推進我國煤炭地球物理模型試驗研究工作,使之為實現我國煤礦安全高效開采地質條件精細探測作出應有的貢獻。
專題來自《煤炭科學技術》2020年第10期,共15篇論文。
巖土體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的活動對巖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有一定的影響。微生物巖土技術,是將微生物反應加以控制和利用,來解決巖土工程中的問題。在近...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