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開發具有安全、資源與環保三重效益,近年來煤層氣勘探開發已向深部進軍,并已取得可喜的進展。2022年《煤田地質與勘探》重點圍繞“十三五”煤層氣勘探開發進展總結,及“十四五”煤層氣攻關方向(深部與新區塊)開展組約稿和出版工作,發表了一批高質量成果?,F整理出2022年度的TOP10論文,供參考和交流。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從中國海油獲悉,公司在鄂爾多斯盆地東緣2000米地層發現千億方深煤層氣田——神府深煤層大氣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100億立方米。神府深煤層大氣田的發現展示了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深部煤層氣勘探開發的廣闊前景,對我國類似盆地資源勘探和非常規油氣增儲上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促進鄂爾多斯煤層氣領域的最新理論與技術成果的展示與交流,《煤炭科學技術》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圍繞該領域產出的成果。(數據來源:中國知網,2023-10-24)
專題來自于《煤田地質與勘探》2023年07期,共6篇研究成果。
長期以來,科學前沿的重點領域和方向一直是科學家團體、科技規劃部門、科技行業管理者、產業經濟界等密切關注的問題。而對學術論文、學術關系等的計量分析,可以揭示學科發展趨勢,展現重點領域和方向。為此《煤炭科學技術》編輯部從近3年來發表的100余篇“礦井瓦斯”論文選出28篇具有前瞻性的論文,通過提煉研究創新點,助力科學家快速抓住領域研究熱點。
專題來自于《煤炭科學技術》2022年第12期,共9篇研究成果。專題綜述類文章報道了我國煤礦區煤層氣與 煤炭協調開發基礎理論與機制模式,以及山西礦區、兩淮礦區等不同條件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技術體系等研究進展;關鍵技術與示范工程應用類文章報道了我國煤礦區煤 層氣抽采技術與方法、鉆進技術與裝備、增滲技術與應用等研究成果,全面呈現了我 國煤礦區煤層氣抽采利用的技術現狀、裝備水平與應用成效。
我國多煤層煤系分布廣泛,多煤層條件下煤層氣成藏具有特殊性,表現為煤層層數多且成組賦存、煤系生烴能力強、沉積旋回與儲蓋組合頻繁交互、氣藏組合類型多樣、多套壓力系統疊置共生、層間非均質性強、資源豐度高等特征,其成藏特點決定了其可觀的開發前景和特殊的開發方式,即從煤層組合的角度實施多煤層煤層氣合采。為此,《煤田地質與勘探》以近年來發表代表性論文,包括儲層評價、有利區優選,井位部署及開發效果分析等,以促進該研究領域技術進步和同行交流。
專題來自于《煤田地質與勘探》2022年第3期和2022年第9期。徐鳳銀教授任客座主編。
專題主要涵蓋行業技術發展述評、煤系氣富集成藏機理、關鍵開發技術、先導試驗及進展、典型區塊工程示范效果及行業科技發展方向思考等內容。專題欄目概化為綜述與進展、基礎理論與評價、關鍵技術與示范。
專題來自于《煤炭地質與勘探》2022年第8期,共8篇論文。
【編者按】隨著煤礦采深的日益增大和深部礦產資源需求的急劇增加,地面瞬變電磁探測的分辨率已很難滿足深地精細探測所需的精度,亟需發展距離地質目標體更近、干擾因素更少的電磁探測方法。近年來,地面、井下、隧道中的鉆孔成為了瞬變電磁法新的施工空間,通過鉆孔內外收發系統的不同組合,學者們已發展出了包括地–井、巷孔、單孔、跨孔在內的多種鉆孔瞬變電磁裝置,并針對性地開展了全空間理論、異常響應特征、三維正演、立體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為交流推廣相關領域的新技術、新理論、新裝備,邀請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范濤研究員擔任專題客座主編,策劃出版“鉆孔瞬變電磁探測技術及應用”專題,選登 6 篇稿件,系統報道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促進鉆孔瞬變電磁探測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與推廣,為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災害治理和深部礦產資源勘查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煤炭科學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高影響力論文推薦!共計25篇熱點論文,論文精選自2020年至今相關主題的高被引和高下載論文。歡迎各位學者關注!
城市地鐵的快速發展難以避免頻受外部工程活動擾動影響,其中突發堆載已成為突出問題。上海某地鐵區間盾構隧道上方突發大量堆土,最大堆高約 7 m,從而引發結構產生橫向...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